正在加载数据... 设为首页

读后感(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)

作者: 来源: 发布时间:2022年01月14日 点击数:

读后感(作者: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:丛昌平)

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

目前的课堂教学中,多数教师的课堂提问存在一些问题:如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,提问随意,想到什么提问什么,有些过于简单;提问过多,不分主次,不顾学生实际,一次提出一连串的问题,学生找不到核心问题;师问生答,使学生处在应付状态等等.本文拟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作出一些探讨

有效是相对“低效”和“无效”而提出来的.所谓“有效”,《现代汉语词典》对其解释是:“能实现预期目的;有效果.”提问的有效性,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,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,由此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

提问的有效性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:一是有效的问题;二是有效的提问策略.为了达到“教学过程最优化”,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,我们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

精心设计问点

⑴ 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

所谓兴趣点,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,集中学生注意力,促进学生理解的知识点.由此提问,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.例如:在几何里讲三角形的稳定性时,教师可提问 “为什么射击运动员瞄准时,用手托住枪杆(此时枪杆、手臂、胸部恰好构成三角形)能保持稳定?”看似闲言碎语三两句话,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,使学生在轻松喜悦的情境中进入探求新知识的阶段,这种形式的提问,能把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有趣. 

⑵ 抓住学生的“最近发展区”提问

提问要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.过易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,反之会使学生感觉高不可攀,丧失信心.现代教学论研究认为:提问最好问在学生的“最近发展区”. “最近发展区”的问题,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挑战性,将学生思维推向“心求通而不能,口欲言而不达”的愤悱境界,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个个兴奋中心,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旧知来积极探究.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,可将其分解,依据“最近发展区”理论,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,形成一定坡度,由易到难,由简到繁,层层推进,导引学生思维一步步延伸、扩展

⑶ 抓住知识的疑难点提问

学生学习的疑难点也是教学的重难点,抓住疑难点提问,就是要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.例如:在讲授函数单调性概念时可设计如下问题:展示当地气温变化图象,⑴图象的变化趋势是什么(上升或下降)?⑵能总结出增减函数的自然语言吗?能用这个定义判断函数的增减性吗?如果不行,请说明理由?⑶如何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来来证明呢?⑷自然语言中增大的含义是什么?比较至少要在几个量之间进行?⑸如果,…,则函数是增函数吗?⑹所有数都进行比较可行吗?⑺怎样任意选两个数进行比较?这些提问在已知到未知﹑具体到抽象﹑特殊到一般﹑自然语言到数学语言之间架设了桥梁,自然的突破了用单调性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的难点

⑷ 抓住思维的发散点提问

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,是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.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在求同思维培养的基础上,强调并重视求异思维、发散思维的训练,让学生尽量提出多种设想,充分假设,沿不同的方向自由地探索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答案.例如: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,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,对学生的数学建构无疑是有着积极意义的.一题多解,就是“求异”,即以解决问题为中心,突破原有的知识圈和原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,寻找更多更新的可能的方法.通过一题多解的讨论,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观察思考问题,多问几个“你是怎么想的?”“还可以怎样想?”让多种信息互相交流,开拓学生的思路,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.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,寻找答案

把握提问原则

⑴ 把握提问火候

“不悱不启,不愤不发”充分说明了提问火候的重要性.提问火候我认为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:一是提问的课堂时机;二是提问后的等候时间

 提问的课堂时机:一是学生学习情绪需要激发、调动的时候;二是学生研究目标不明、思维受阻的时候;三是促进学生自我评价的时候.教师在课堂上不能“随意问”,更不能“惩罚问”

教师在提问后,常常缺乏等待的耐心,总希望学生能对答如流,如果学生不能很快作出回答,教师就会重复这个问题、或重新加以解释、或提出别的问题、或叫其他的同学来回答,根本不考虑学生是否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、去形成答案并作出反应.有研究表明,如果教师提问后能等候一段时间,那么他们的课堂将出现许多有意义的显著变化:学生会给出更详细的答案;学生会自愿地给出更好的答案,拒绝或随意回答的情况就会减少;学生在分析和综合的水平上的评论就会增加,他们会做出更多的以证据为基础和更具有预见性的回答;学生会提出更多的问题学生的评论会显示更大的自信;学生的成就感明显增强

⑵ 把握提问方式

 提问的方式从内容角度说是指问什么样的问题.如:知识型问题——什么是数列?理解型问题——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应用题是讲怎么回事吗?应用型问题——你能想办法算出校园中的香樟树树杆的半径吗?分析型问题——能给同学们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?综合型问题——根据“三角形的稳定性”,你能对生活中的物品进行改进吗?说说改进的方案及理由.评价型问题——这种做法你喜欢吗,说说你的理由.你觉得学的好不好,为什么?……

⑶ 把握及时反馈原则

有的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对错与否,不作评价,马上又提出第二个问题叫学生回答,或者评价含糊其辞,叫学生如坠云雾,摸不着头脑;或者只说缺点,不说优点;或者过早把答案告诉学生,代替学生思维.正确的做法应当是,在学生经过思考、回答后,给予客观的、鼓励性的评价或必要的指引

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,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.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,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,让课堂风生水起!

读后感:

类比思维框架下增趣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时,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

1.教师引入的案例需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,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时机与度,尽可能让学生迅速能进入课堂,打开思维;

2.在列举案例时,教师也许结合学生类比思维的发展寻找变式案例,和学现拥有知识对应的案例以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,自主整理、分析得出相应的观点,教师帮助学生加以完善并建立模型

3.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时,提问的内容和角度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现有基础和个体能力的差别,教师还可以提供具体角度,让学生尝试寻求对应案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

4.在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时,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理解给出合理性的评价,评价应基于学生类比思维的搭建、知识框架的形成等角度,科学、合理。

打印文章
我要分享到: